国宝中国尊上的灵蛇图
原创:翟智高
辞去甲辰龍年,迎来乙巳蛇年。龍称大龍,蛇称小龙。被誉为国宝的青铜器“何尊”上,有活灵活现的灵蛇图。
何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记载了周武王选定洛阳为开国王都,“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的历史。是目前所见唯一件镌刻有“中国”二字的青铜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挥师牧野,击败商纣王,建立周王朝。周武王对军师姜子牙说,我将依夏人所居之地,南面可望见三涂山,北边可望见王屋山,后顾有黄河,前瞻有伊河和洛河,距天室山不远,可以定为都城。
(注:裴駰集解引徐广:“《周书·度邑》曰:‘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也,南望过于三涂,北詹望于有河。’”《史记·周本纪》武王曰:“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






由于周武王英年早逝,其子周成王,按武王遗愿于洛水之阳营建东都。他命召(邵)公按武王的意思规划,对王都中轴线进行“攻位”,又详细测绘王都的山川河流等,北边找到太行王屋山脉最向南突出的方位,南边找到九皋山中段天室山的三个向北凸突出的“牛山、马山、虎山”的“三凸(涂)”,测定出正中间的大鹏峰,与太行王屋最向南凸出的位置,又选定涧水与洛水交汇处的“涧汭(郏鄏)”,大鹏峰--涧汭--太行王屋“岳鄙”,三点一线,作为周王都的都城中轴线。召公画出详细地理图,呈给周成王。成王又派周公旦对召公所绘制的都城轴线图进行复查和占卜,得出“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瀍水东亦惟洛食”。“如武王之意”建成周王朝的第一个王都,后世称为周王城,又称洛邑成周。
(注:《周书·洛诰》
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
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
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配,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
我二人共贞。
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
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
’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
’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
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

周成王五年四月,成王在洛阳成周新都举行大典,祭祀父亲武王。丙戌日这一天,周天子成王在洛都京宫的太室,召集周王室的贵族子弟,进行训话,称颂文王和武王创大业的历史,说上天赐福给周,子弟们应该发扬先王建功立业的精神和志向,向父辈们学习。周成王说,洛邑为周王朝的王都,是武王亲自选定的地方,成王回忆当年周武王曾在洛邑祭天的情景:“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说的是,武王灭商后,举行祭典告祭上天,说:我将在在这个中国的中心,统治天下,造福百姓。四方到此朝贡,里程都基本相等。
参加周王都庆典的子弟中,有一位名叫何,他的先父公氏曾追随文王和武王,为周王朝建历立下汗马功劳。何受到了赏赐,命人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尊内刻有记载此事的铭文 。


铭文中的“中国”,是指天下之“中”,到处是飘扬的旗帜。“国”是由守城的“戈”和居住的人口组成。东、西、南、北、中,“普天之下皆为王土”。所以,黄河流域的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就是最早的“中国”。那时的“国”没有疆界。

何尊上面是圆形,象征天圆。下部是磨去棱角的方形,表示大地。有四个扉棱,棱的首部是鹏鸟头,寓意展翅腾飞,志在四方。圆颈部被扉棱分为四部分,由两两相对的倒立蕉叶纹夔龙组成,共有八条夔龙,表示龙送福,福自天。

最有意思的是,在八条夔龙的下面,是四条活灵活现的灵蛇。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一直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蛇在十二生肖中的排序紧随龙之后。西方把蛇描绘成邪恶的东西,蛊惑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但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灵蛇,双目炯炯有神,置于龙的下面,是十分尊贵的位置,表示对生殖繁衍的崇拜。传说龙是蛇变化而来,所以生肖蛇也被称为“小龙”。
灵蛇,作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丰富象征意义的生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蛇被视为善良智慧的象征,“白蛇传”家喻户晓。蛇对环境比较敏感,每当路上有蛇出现,必有大雨。因此古人认为蛇有预测天气的能力。
在《山海经 中山经》中,记述洛阳的伊水流域有长着飞翼的鸣蛇和化蛇。化蛇和鸣蛇有相似之处,都是无足而有翅膀。化蛇有两翼,鸣蛇有四翼。已经将要达到人和龍的形态。
《山海经(中次二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说化蛇是人面蛇身,有两个翅膀、蛇形,而且头上有一角,可以如龍一般腾飞翱翔于九天,有神通。他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化蛇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带来大雨和洪水。化蛇掌管着水利,出现时雷声如婴儿哭叫,必有降雨,甚至洪水泛滥。
《山海经·中次二经》对鸣蛇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鸣蛇出现时,天空响着的雷声如沉闷的磬声,一般会出现大旱。
蛇会像蚕一样蜕皮,易经中的“与时谐行”,来自蛇的蜕皮变化和再生能力的启示,演变成为今天的“与时俱进”。
何尊是礼器,尊腹部用高浮雕绘出一副极富立体感的羊头纹,粗大的羊犄角卷曲外翻。羊是古人心中吉祥的象征,又是财富的象征。青铜器上这种羊或牛的浮雕纹饰,又称“饕餮纹”。古人将饕餮铸于鼎、簋、尊等食器、酒器之上,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将进酒》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可见,唐代的金樽,已由礼器变成了实用的饮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