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瀍涧大道”的历史根脉
“瀍涧大道”是洛阳市区域陇海铁路涧河与瀍河之间非常重要的又一条东西大道,高雅、吉祥、大气。

有人曾对“瀍涧大道”的名字提出异议,认为该名字甚至比不上之前的“汉宫路”,太有局限性,不能体现出洛阳“千年古都”的风范,也不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建议把瀍涧大道更名为“汉宫大道”,或者是“东都大道”。
其实“瀍涧”名称来源久远,与周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关。
“瀍涧”源于《尚书 洛诰》:“ 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瀍水东,亦惟洛食”。 都城选址,必事先占卜。周朝创建都城洛邑,事先让召(邵)公占卜方位,周公复卜。 据《尚书 召诰》记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 又据《尚书 洛诰》载:“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怦来以图及献卜。”《史记 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定都洛阳所选方位“如武王之意”,来源于《逸周书》的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望于有河。”说的是周武王伐商胜利后,就曾就定都的事与姜太公商议,决定王都定在洛邑。周公曾参与定都的谋划与实施,其事在《史记·周本纪》记载较详细:“武王至于周,自夜不能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王曰:‘定天保,依天室……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真龍门也,古人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古人非不知,以俟陛下”。隋皇宫在周王城之东,位于瀍涧之间,唐朝东都城也选定与此,后世称“隋唐洛阳城”。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