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龍年很快就要过去,新的一年是乙巳年。巳十十二地支中的蛇,故新的一年称为蛇年,又称小龍年。
有翅膀的龍称 应龍,又称黄龍 、老龍 ,是中国最早的雷神、雨神 。是掌管四季、山河的神明 ,也是远古神话传说中“集创世、造物的巨神”。
有翅膀而无足的小龍称为蛇。
巜山海经》记述有一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小龍称为化蛇和鸣蛇。《山海经(中次二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文中所说的化蛇鸣叫的地方,在伊川的帝台山到伊川县的卧云山一带,即邵雍诗句“陆海卧龍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的地方,有百十米长带翅膀的天然石龍,龍首而蛇身。
巨型天然石龍
山海经中的化蛇图
化蛇与鸣蛇,就是俗话说的腾蛇,有种快成龙的感觉。化蛇和鸣蛇有相似之处,都是无足而有翅膀。化蛇有两翼,鸣蛇有四翼。已经将要达到人和龍的形态。山海经中说化蛇是人面蛇身,有两个翅膀、蛇形,而且头上有一角,可以如龍一般腾飞翱翔于九天,有神通。他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化蛇很少开口发音,一旦发音就会带来大雨和洪水。
《山海经·中次二经》对鸣蛇记载:“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山海经中的鸣蛇图

鸣蛇发出的声音与敲磬时发出的声音相似,它的出现预示会发生旱灾。
在伊川县鸣皋镇地区,有一条从西南向东北流的河,叫“干河”,其源头有地名叫“雷沟”。当雷沟出现低沉轰鸣的雷声时,就会出现大旱。故此河称为“干河”,经常干涸。而“鸣皋”的来历,可能与这个四翼腾飞的“鸣蛇”有关联。
鸣皋一带的帝台山、海峰山、卧云山、甘山台等山丘,均是“多金玉,无草木”的情景。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神农炎帝为什么会称为“炎”。
这里是洛阳龍门南最大的伊川盆地,古称五洋江。是上古女娲补天、少典妃安登感神龍首生神农炎帝姜石年,创建以后国、初国伊,觞百神、帝喾妃庆都感巨龍生帝尧历史典故创世神话的发祥地。

九皋金晖








鸣皋南岳庙.


九皋山鸣皋段伊水国家湿地公园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