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挑经济大梁,应重点扶持
2022-08-19 11:39:15
  • 0
  • 0
  • 0

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挑经济大梁,有突出贡献,应重点扶持! 

  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参加当天会议的六个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会议披露: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在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稳定经济起关键支撑作用。

    之前的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原定的目标为5.5%左右,但在多种超预期冲击下,上半年经济增长2.5%,只是原定的目标的一半。7月份经济虽然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

    然而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当前面临着内外部压力情况下,无论是经济规模和比重、吸收就业,还是对财政的贡献,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这六个经济大省,从2021年GDP总量来看,排在前六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其中,广东GDP超12万亿元,江苏GDP超11万亿元,山东GDP超8万亿元,浙江GDP超7万亿元,河南、四川GDP均超5万亿元。

    六省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4成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6成。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

   从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来看,广东6730亿元排第一,浙江4984亿元排第二,江苏4639亿元排第三,山东3950亿元排第四,四川(2479亿元)和河南(2362亿元)分列第七和第八位。

    沿海4省,粤、苏、鲁、浙经济比较发达,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对比较高,而且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好,回旋余地更大,家底厚实,完成财政上缴任务问题不大,对确保全国财力稳定和中央本级支出,实现区域财力均衡,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内陆豫是产粮大省,对于农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克强说,经济大省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要继续在改革上勇于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开放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6省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6成,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实现互利共赢。

思考与建议

     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搞“大水漫灌”对在稳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六省份,应重点扶持。严防“鞭打快牛”。投资上应加码。只有积极扩大对六省有效的投资,方能使这些经济大省有持续稳定经济的发力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