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历史名人姚崇德政史绩 翟智高 姚崇是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于650年出生在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由于父亲早逝,姚崇母亲刘氏回到娘家,洛阳南伊川白沙摩天岭石岭村。姚崇随母亲在此长大到二十岁。年轻时风流倜傥,好游猎。后来在唐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他都做过宰相。以为政简洁、敢于直言、保有气节而著称。有说石岭村是姚崇的外婆家,此地位于古代秦郑古道和洛楚古道交会要冲。在母亲...
伊川历史名人德政名言节录 翟智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经历过了上下五干年历史风云变幻。在历史演化进程中,位于华夏文明发祥地核心圈的伊川,有许多名垂青史的圣贤和历史名人!以下是伊川历史名人伊尹、范仲淹、范纯仁、邵雍有关治国、理政,法治、道德、民生等方面部分名言、论述的辑录。一、伊尹 伊尹是伊川人,商朝开国宰相。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外交家、谋略家。辅助商汤打败夏桀,为商朝的建立创...
商灭夏为什么留下夏的宗庙“社”? 作者:翟智高公元前1600年,商成汤大军攻入下洛之阳的夏都斟潯(二里头),夏朝灭亡了。成汤在伊河与洛河交会地区,建立偃师商城商朝第一个王都。偃师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尊.jpg伊川出土的商代子龍父己鼎《史记·殷本纪》记载:“汤既胜夏,欲迁夏社,不可,作《夏社》。” 成汤为什么会不毁掉夏人的宗庙“社”,而继续让夏人供奉、怀念他的祖先? 这与商汤的首席宰相伊尹有关。伊尹是河洛当地人,是商王...
北宋哲学家邵雍对民生问题特别关注,他认为国家的繁荣兴衰与长治久安,关键是民心的向背,而民心向背的关键,是为政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邵雍在《洛阳怀古赋》中提出的治世方略与警世格言发人深省:“士可杀不可辱,民可近不可下。上能抚如子焉,下必戴其后也。”“以峻其刑罚,欲民不犯而民愈犯;厚其赋敛,欲国不竭而国愈竭。” “ 功德在人也,不在天也,可修而得之,不修则不得” 。他在《渔樵问对》指出:“夫天下将治,则人必...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81次,最大地震是2020年1月1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的6.4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59公里) 习近平对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开展搜救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2023年1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高铁项目,该线路实际就是多年来一直热炒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此次国务院正式批复该线路用地项目,标志着洛阳的十字高铁蓝图的真正确定,不再是纸上谈兵。国家自然资源部网站公布国务院批准用地批复文件《新建铁路焦作至平顶山铁路》 新建铁路正线229.527km,设计速度350km/h;新建沁阳西、济源东、洛阳北、伊川西、汝阳东、汝州南6座车站,改建洛阳龙门站1座车站 正线自沁阳市...
10月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
索 引 号:000014349/2022-2887592主题分类: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22年07月30日标 题: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发文字号:国发〔2022〕15号发布日期:2022年08月12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国发〔202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国务院开展了清理行政法规和规章中不合理罚款规定工作。经清理,决定取消公安...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1月14日电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会晤结束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媒体介绍情况并回答了提问。一、习近平主席刚才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会晤,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你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会晤主要情况?答:今天下午,由美方提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举行了面对面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
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挑经济大梁,有突出贡献,应重点扶持!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参加当天会议的六个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会议披露:粤、苏、鲁、浙、豫、川六大省,在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稳定经济起关键支撑作用。 之前的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